《书报文摘》、《参考消息》、《每周广播电视》、《良友》......两个多平方米的小小报摊上,几十份报纸依次排开、整齐堆叠、色彩缤纷。走近,报纸独特的油墨香扑面而来。“爷叔,晚报还没来,您晚点再过来瞧瞧吧。”还未等头发花白的来客发问,沈翠芳率先招呼,这位老先生是报摊的老主顾了,他的读报需求,沈翠芳烂熟于心。过了一会儿,两个大学生样貌的姑娘也来到报摊前驻足,“这里竟然还有报摊”,取出手机拍了两张照片。周末的周浦“小上海步行街”热闹非凡,在川流不息的游客与各路店家的吆喝声中,这家位于街角的书报摊显得很安静,55岁的沈翠芳在这里卖了24年报纸。过去十几年间,随着互联网与移动设备飞速发展,新媒体渠道正不断拓宽。在手机逐渐替代书报,碎片化阅读甚嚣尘上的现代社会中,不少市民注意到,身边的书报摊正在减少,甚至遍地难寻。在网络上搜索“上海书报摊”,最先跳出来的是位于吴淞路539号上海邮政虹口分公司的报刊门市部,据说,这是上海硕果仅存的报刊门市部之一。门市部并不难找,刚从武进路拐入吴淞路,一位手拿报纸的爷叔便迎面而来,眼瞧他边走边读,报纸还没来得及收进随身携带的环保袋中的架势,便知目的地不远。报刊门市部门口,一位戴着头盔的中年男子正捧着一份《东方体育日报》仔细翻看。店面不大,但别有天地。走进,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长约三米的柜台,三四十份报纸层层叠叠堆垒着,《解放日报》、《文汇报》、《体坛周报》、《长寿养生报》、《快乐老年报》等,种类齐全广泛。柜台的两侧、后侧摆满了近百种杂志周刊,不到十平方米的门市部填得满满当当。63岁的姜师傅是门市部的售报员,据他介绍,这里售卖着上海种类最齐全的报刊杂志,也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事实确也如此,仅在5分钟内,就已有10位客人前来买报,姜师傅笑笑说,“现在还不是人最多的时候。”青睐报纸的也不只体现在上门的客流。自记者进入门市部起,姜师傅便一直倚靠在台面上,对照着手机抄写着什么。原来,很多老顾客家住得远,或是腿脚不便,不能每日前来,就通过微信向姜师傅订报,对于喜欢的报纸,更是要求姜师傅一期不落地打包留好。柜台侧后方的书架便是为了储存读者订阅而存在,近50格的书架被百捆报纸几乎塞满,“有些读者十天半个月才来一次,但每次要带走好几百块的报纸。”姜师傅说。作为目前市面上仅存的几个东方书报亭之一,沈翠芳位于周浦的书报摊总能引得路人惊喜侧目。据她介绍,报摊开设于1998年,最初属上海市政府4050工程,20多年来虽历经风雨,但总算是平稳地开到现在。回忆起书报摊的过往,沈翠芳有些感慨,“以前书报一天能卖几百份,但现在只能卖出几十份,且都是老读者来买。不少读者每天都来买,风雨无阻,总有人对报纸情有独钟。”上海街头,藏在小店里的书报摊也不少。从虹口区甜爱路与甜爱支路交叉口路过,很难注意到仅2平方米门面的“四季烟酒店”,需仔细打量才能看到透明卷帘后“每周广播电视”的红色报头。店铺内十分拥挤,不到50厘米的过道旁边是一排烟酒柜,柜面上陈列着十几份日期最新的报纸,角落里还有《读者》等杂志,数量不多但种类较全,算得上是微缩版书报摊。62岁的徐文明是这家杂货店的老板,原先经营着一家独立门面的书报摊,后来书报摊规模缩小,最终移上了柜面。徐文明告诉记者,“以前有段时间停卖过书报,不少老读者得知后,都同我商量说能不能恢复,因为他们很难再找到别的报摊。所以我就继续做了下来。”说话间,82岁的招境贤颤颤巍巍走到了店门口,未等开口,徐文明就拿起一份《新传奇》给他送去,寒暄付钱之后,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握报纸向虹口公园走去。“老人通常一早来买报纸,去附近的公园坐着看一上午。”徐文明说道。11月5日,48岁的陈勇推开了虹口报刊门市部的大门,要的是一份10月17日的《人民日报》。“终于凑齐了!”原来,陈勇家中自有订报,只是上个月生病住院,报纸全部堆积在信箱,待出院回家后取来翻阅,发现唯独少了10月17日那期,“我是每天的报纸都要看的,少一期都不行。”四处寻找报摊无果后,家住闵行的他只能乘坐一小时地铁来到虹口,“好在买到了,不然我会难受得睡不着。”陈勇说道。如此钟情纸质版报纸,有何缘由吗?“手机上看报确实便捷,但字体太小,且不易保存,也不便搜索往期的文章。报纸可以收藏起来,时不时翻出来重复阅读推敲,好文章多看能有多得。”思忖片刻,陈勇又补充了一句,“这就跟藏书一个道理,好的东西还是想要收藏实物,没有握在手里的东西总怕丢。”即便是卖了20多年报纸,沈翠芳依然会被“痴情”的读者所震撼。她的微信里有一位家住川沙、素未谋面的老先生,每到周末,老先生都会将需要的报纸名录通过微信发送给沈翠芳,并让儿子下单“跑腿”来取件送报,在过去一整年间,这个习惯雷打不动,原本仅需十多块钱的报纸,被附加上了近40元的跑腿费。既如此钟情报纸,何不向邮局订阅?面对记者的疑问,招境贤给出了理由,其一,报纸投递在家楼下的信箱里,如不及时取,很可能被别人拿走,若逢雨天,则更有被雨水打湿的麻烦,不如书报摊有人看管来得放心;其二,订报后每日可阅读的种类便受到局限,不如亲自来书报摊翻看,挑选有自己喜欢内容的报纸买,自由度更高;其三,隔三岔五逛逛报摊,选购书报,也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不过,书报摊越来越少,让读报人与卖报人都有些担忧。早过了退休年龄的姜师傅至今守着报刊门市部,“没人接班,我一旦退休门市部就会关张。”书报摊还摆多久呢?沈翠芳自己也不清楚,只是“能开一天算一天。”但她还是担心,一旦自己的书报摊也关了,这么多老读者该去哪里买报。沈翠芳觉得,报纸总归还是有独特的价值,否则党的二十大期间的《解放日报》特刊何故如此抢手?据她回忆,10月16日二十大开幕当天,《解放日报》出了120版的特刊,上市不久便被抢购一空,随后几天中,问询求购的顾客依旧络绎不绝,其中有很多新面孔。“有位读者看到我桌子上给别人预留的特刊,竟出价200元要买。”沈翠芳有些哭笑不得,“特刊厚厚一沓,拿在手里很有分量,确实震撼,我自己也留了一份珍藏。”
姜师傅也注意到,每逢国家大事,报纸都会变得非常抢手,“除了二十大,建党百年、冬奥会、进博期间,报纸也常常供不应求”,姜师傅有些骄傲,“都说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收藏报纸等于见证历史。”
收藏价值以外,50岁的朱晓梅更看重报纸的安全。在她看来,网络环境信息泛滥,假新闻与假科普层出不穷,大多中老年人通过网络上获取信息,真假难辨;而纸媒却大有不同,严格的编辑与权威的背书确保了内容的真实准确。这种安全也体现在阅读时的连续性。63岁的杨军对此深有感触,他早年动过手术,后遗症是行动迟缓、难以自控,在手机上阅读新闻时,时常操作不当页面导致页面丢失,无助感经常袭来,“轻轻一滑就再也找不到了。手机看新闻,对老年人不太友好。”报纸是老年人的专属吗?沈翠芳不置可否,但每当报摊附近中学的学生们来买报时,她都觉得报摊充满了生机。“有的学生可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剪报的作业,但有些学生确实是热爱读报的,每次要精挑细选很久。”郭琳给11岁的儿子订了报,在她看来,这一代的孩子自出生起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对纸质书报的概念稀缺,她有些担心,互联网的碎片化与大数据算法会让孩子失去深度阅读和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短视频的影响最深,刷起来没完没了,看的大都是娱乐的东西”,她抱怨道。再大的变局,也总会有一些不变的坚守。互联网环境下,书报摊日益稀少,今后或许会以其他方式“上线”;而那些承载社会责任和民众期待的报纸、杂志,依然有其独特价值,它们嵌入历史、记录当下、构筑未来。
◢ 猜你想看↓↓
解除管控!上海欢乐谷今起恢复开园;本市本土新增“0+4”,涉浦东、杨浦,两街镇3天3检→
那么多人扬言“脱钩”,中国为何不为所动?
奉贤区原副区长顾佾被公诉
1角钱的人造鸡蛋、海克斯科技奶茶都是假的,真正的“科技与狠活”来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分享点赞在看,一气呵成↓